校園新聞

        【新常態】新年新氣象 新常態下新作為(二)

        2015-03-11 18:25 文/新聞辦 電信學院 設藝學院 理學院輕工學院 點擊:[]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2015年是國家“十二五”收官、“十三五”規劃運籌之年,也是我校深化綜合改革、持續推進內涵式發展的關鍵一年。開學伊始,全校上下進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共識,認真貫徹落實校黨委部署,本著務實求真工作作風,以改革求發展,以創新謀突破,以實干促實效,努力為新學期工作開好局、起好步,在把握引領高等教育新常態的征程上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電信學院深化改革自主創新推動工作再上臺階

        隨著高等教育發展進入新常態,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按照學校黨委部署,正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常態下的發展挑戰,抓住新常態下的發展機遇。

        一是不斷轉變管理模式,完善并執行各項管理制度,積極培養和吸引領軍人物和優秀團隊,推動學院發展方式轉變。二是以大類招生試點工作為契機,以專業工程認證工作推動學院教學質量體系、人才培養結構和模式全面發展,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三是以學位授權點合格評估工作為方向,加快學科結構布局調整,明確科技創新重點方向,大力提升自我創新能力。

        設藝學院凝練辦學特色 推進人才質量良性循環

        設計與藝術學院在寒假前最后一次全院大會上認真學習了我校深化綜合改革研討會精神并制定了有關的學習計劃。新學期伊始,學院黨政班子專題研討了新常態下高等教育特色,圍繞“內涵”、“特色”、“創新”、“需求”,結合學院實際,班子成員統一思想,轉變觀念,主動分析、適應教育新常態,對學院改革發展布局進行了部署規劃。

        首先,在去年定期舉辦展覽的基礎上,全年常態化舉辦不同規格、高層次的展覽。同時盡快出版教師、學生作品集,提升學院的核心競爭力。

        其次,結合學院辦學特色,通過訪學和藝術考察、寫生采風等方式,進一步提升開展對外交流的廣度和深度。2015年學院擬派出多名骨干教師赴歐洲、白俄羅斯、臺灣等地開展訪問交流、深度訪學、民族風情考察與專業繪畫創作等活動。

        第三,面對學校發展歷史原因遺留的教師數量“結構性超編”的辦學壓力,學院提出“以質量求生存,以貢獻求支持”的工作理念,通過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推行校內外培訓進修計劃、推進績效工資制度改革、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和范圍等途徑,大力氣解決學生教育培養質量提高、教師素質整體提升、教職工管理考核科學化提升、高層次人才引進等影響學院核心競爭力提升的棘手問題。

        理學院認真學習領會新常態深入思考建設發展新思路

        為進一步促進內涵式發展,理學院3月8日上午舉行了“適應高等教育新常態 推動學院內涵式發展”學習會。學院黨政負責人、黨委委員、各教工支部書記、系主任、學術帶頭人、工會團委負責人、教研室主任及黨政辦公室工作人員共22人參加了學習。

        院黨委書記王宏帶領大家一起學習了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把握新常態下的高教發展》的文章,隨后,與會人員全程觀看了校黨委1月20日中心組學習擴大會的視頻。

        視頻學習會持續了四個半小時,與會人員沉下心來,仔細聆聽,認真記錄,反響強烈。由于學校學科和專業布局的調整,理學院發展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同時也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大家普遍認為,此次學習非常必要,對于正確認識高等教育新常態,推動學院內涵式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最后,院長劉建科傳達了學校寒假前后有關會議精神,并結合實際提出理學院專業建設、學科建設發展的思路,希望大家認真學習,深入思考,勇于創新,為適應教育新常態下理學院的內涵式發展建言獻策。

        輕工學院領會新常態謀發展 學科轉型促內涵

        在認真學習、研討新形勢下高等教育發展新常態以及目前學院如何加速轉型發展的基礎上,輕工與能源學院黨政班子就全院上下凝心聚力、鼓足干勁在新常態下有所作為達成共識,迅速行動,狠抓落實,深入有序開展一系列工作,為新學期新發展筑路鋪石。

        學院于1月23日召開全院教職工大會,全程學習“校黨委中心組擴大會議專題研討新常態下如何開創我校發展新局面”的視頻會議精神。在四個小時的學習過程中教職工們心靈震撼,感觸頗多,都感受到了新形勢下學校和學院發展的緊迫感,對于高等教育新常態有了初步的認識。

        為了進一步加強新常態的認識和盡快適應新常態下學院的轉型發展,寒假前后學院黨政負責人親自帶隊奔赴知名院校進行學習交流。學院黨委書記藺小林和院長李志健赴蘭州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就學院發展、學術創新、高水平人才的引進進行了交流座談;寒假初,李志健帶領過程裝備與控制系部分老師來到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命學院、機械學院就科研平臺建設與運行、管理機制、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了深入學習;臨近春節,李志健帶領造紙科學與工程系部分教師赴北京化工大學、北京林業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四所高校進行學科發展調研和人才引進工作,同相關院系在生物質復合材料、林木比較基因組學、智能裝備等學術方向的專家學者進行交流座談,聽取了他們在學科建設和高層次人才培養方面的寶貴經驗,并就學院學科發展、人才引進、科研管理機制等方面廣泛交換了意見。

        新學年伊始,輕工學院于3月11日又一次召開全院教職工大會,學習領會教育新常態下學院如何加快轉型發展。李志健結合假期走訪調研的情況,分析了學院學科發展與其他高校的差距并分享了兄弟院校的成功經驗。

        通過幾次學習領會,全院教職工深切認識到,實現教育新常態下學院轉型發展要始終堅持以輕工學科建設為龍頭,優先發展學術創新和推進創新型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增進學科交叉,把握社會需求,力爭早日實現由傳統的工藝研究為主向材料、產品、集成控制、低碳綠色工藝方向的轉型發展。

        (責任編輯:杜楊)

        上一條:【圖說】2015科大·春 下一條:校園網主頁開辦“視頻新聞”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