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校園里活躍著一群充滿朝氣的大學生:有的在學院里協助老師整理資料;有的在十三公寓協助管理員開展安全衛生監督管理;有的幫助同學輔導功課;有的在校外社區組織開展文化娛樂活動……他們都是資源與環境學院“受資助學生義工服務崗計劃”的參與者,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著一份共同的堅持:“我得到了學校和社會的資助,我想將這份溫暖傳遞下去!”
資環學院注重“經濟資助”、“精神塑造”和“能力培養”并舉,在大學生資助育人工作中融入感恩教育。學院于2014年10月起實施“受資助學生義工服務崗計劃”,制定《資源與環境學院獎助學金資格認定細則》,規定學生一學年完成有效義工10小時方可獲得獎助學金的申請資格。為此,學院一方面組建義工志愿服務團,與校外志愿服務機構、學校、學院相關部門聯系,為申請資助的大學生聯系形式多樣的義工服務崗;另一方面制作《義工服務記錄冊》,以工作時間和工作效果為維度,監督、考核學生義工服務結果,確保計劃公平、公正、有序開展。

義工崗學生正在學院擦拭銘牌

義工崗學生與社區老人聊天
截至2015年4月,資環學院義工志愿服務團已相繼開展多項義工服務活動,參與學生達120人/次,服務時間近200小時,在學生中反響強烈。同學們紛紛表示,這種身體力行的“感恩”更有意義,同時也能夠增強他們自身的人際交流、合作意識和組織能力。
(責任編輯:杜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