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分別于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開幕,學校師生通過電視、廣播、網絡等方式高度關注“兩會”動態,并結合自身學習、工作和生活實際,暢談對國家發展的感受和憧憬。大家紛紛表示,要認真學習領會“兩會”精神,胸懷大局、把握大勢,凝心聚力、真抓實干,全面推進學校高質量發展,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作出新的貢獻。
校長黃劍鋒表示,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認真學習了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協同發展的戰略部署,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面向“十五五”,學校將始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圍繞推動教育強國和“雙一流”建設,扎實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以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整改為契機,不斷提升人才培養水平;以學科內涵建設為切入點,推動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新興領域與輕工技術深度融合,在服務國家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彰顯“陜科大擔當”;持續深化“人才強校”戰略,打造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向著學校第三次黨代會確定的“雙一流”建設目標奮勇前進。
副校長陸趙情表示,藍圖已繪就,關鍵在落實。政府工作報告對新時代新征程教育強國建設目標任務作了更加具體的安排和部署,作為一名教育人倍感振奮、倍增信心。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期望,聚焦“四個面向”戰略導向和“雙一流”建設目標,圍繞國家所需、行業所趨、陜西所向,努力建設大團隊、培育大項目、打造大平臺,不斷提高科技創新水平和成果轉化能力,以深化有組織科研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讓更多科技成果盡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陜西篇章做出更大貢獻!
人事處處長、黨委教師工作部部長馬力表示,2025年是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的關鍵之年,也是“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謀劃之年,處在重要歷史節點的“兩會”,具有著承前啟后的重要意義。我們將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深入貫徹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全面提高人才隊伍質量的安排部署,持續以學校第三次黨代會“人才隊伍賦能行動”為統領,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優化人才隊伍結構,激發人才隊伍潛能,實施更加積極、開放、有效的人才引進和培育政策,為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教務處處長楊海波說,今天,全國兩會隆重召開,教育議題再次成為熱議焦點。作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我深感振奮,備受鼓舞。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為高等教育發展指明了方向。站在“十四五”收官、向“十五五”邁進交匯點上,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持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破解本科教學工作發展難題,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以更加昂揚的姿態、更加扎實的行動,強基固本,蓄勢賦能,奮力譜寫新時代教育強國建設新篇章!
科技處副處長(主持工作)、前沿院常務副院長強濤濤在收看“兩會”報道后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給高校科研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和要求,能否高質量完成學校“十四五”目標任務,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好基礎,深感重任在肩,要積極響應國家戰略,進一步強化基礎研究,優化科研資源配置;強化有組織科研,探索新型科研組織模式;優化科研平臺建設機制,積極參與國家實驗室建設;深化產學研合作,促進科技創新與企業深度融合;促進共性技術研發,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應用;加強國際合作,提升我校科技競爭力;改善科研生態,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科研環境,為實現國家科技自立自強,學校創新發展貢獻力量。
陜西省教學名師、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林營表示,作為高校材料學科教師,深刻認識到培養創新型人才是實現科技強國的關鍵。將認真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以“四新”建設為引領,深化課程思政,將材料報國情懷融入教學,激發學生科技報國的使命擔當;持續推進教學創新,將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牢記黨和國家的使命,努力奮斗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技自立自強的道路上。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展示活動二等獎獲得者、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武端利說,教育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之基,高等教育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搖籃。作為高校思政課教師,我要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積極對接國家戰略需求,切實錨定思政教育難題,培養好引導好新時代青年學生,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有力支撐。
陜西省優秀共青團員、機電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專業2022級研究生徐研在收看了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會后,深受鼓舞,深刻體會到:教育不僅是國家強盛的根基,更是實現民族復興的重要支撐。這讓我聯想到日常在實驗室中攻克難題的點滴經歷,每一份破繭成蝶的科研成果,都是激勵我不斷追求卓越的動力。我將以堅定的信念和務實的行動,將個人發展與國家規劃緊密結合,為建設教育強國和科技強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明禮儀省級優秀志愿者、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211學生楊雅楠說,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擴大高中階段學位供給、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等,讓我看到了未來教育事業的廣闊前景。同時,黨和政府還致力于拓寬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渠道,為大學生提供了更多選就業選擇。我將更加珍惜學習機會,努力提升自我,為國家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全國優秀志愿者、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輕工技術與工程專業2023級研究生林鷺說,政府工作報告是黨和國家交出的一份不負人民的發展答卷。作為新時代的一名學生黨員,我更要勇于擔當,只有將個人成長融進國家發展的洪流,才能在民族復興的浩蕩征程里淬煉成長。
“善行一百”國家級優秀志愿者、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工212學生王偉平說,教育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之基,切實關乎個人成長與國家未來的發展。《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更是為我國教育發展繪制了宏偉藍圖。作為一名大學生,從小學到大學,是教育讓我的知識不斷豐富,視野逐漸開闊,讓我懂得了堅持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我深知,實現教育強國,需要每個人的不懈努力。我愿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積極投身社會實踐,將個人成長融入教育強國建設,為實現民族復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終審:李萌 核稿:張健 編輯:趙誠)